Search

|藝術,可以吃嗎?|

已逝藝術家Christo與Jeanne-Claude包裹...

  • Share this:

|藝術,可以吃嗎?|

已逝藝術家Christo與Jeanne-Claude包裹凱旋門的藝術作品,從銀藍色的布幕放下遮住凱旋門的那一刻起,就引起了全城輿論關注。後來隨著新聞與社群網路的傳播,也引起了全球關注討論。

台灣媒體常常引用網民的留言做報導,法國近來的媒體也很喜歡訪問路人甲乙的看法,而非專家學者的意見。現在的新聞媒體不負責提升國民素質,取得大眾認同才是王道。所以從凱旋門被蓋住的那一天起,就出現了各種爭執議論。

這些評論不外乎是「這就是藝術?」、「花那麼多錢」、「一點都不美」、「看不懂這是什麼鬼!」⋯⋯等等,還有許多台灣人覺得「這根本靈堂」。

下圖是今天世界報的文化版,也在報導這件作品。大家意外的是,這件作品引起的討論聲量,從巴黎到法國,再到全世界。到底包裹凱旋門是不是藝術?這件作品到底美不美?包裹凱旋門有何意義?我以為回到上個世紀差不多的時代(1917年),杜象在便斗上簽名的藝術作品《噴泉》,一百年後大家還是討論著相似的問題。

藝術,可以吃嗎?不,藝術可以讓人思考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